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石油价格一路飙升的推动下开始热潮涌动。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车企新能源战略规划和研发成果成为长期占据国内媒体重要版面的内容。到2010年初,“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掘金运动由上至下被全面启动。
电动汽车发展路径不明 投资热浪却波涛汹涌
如果说此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更多还是停留在研发和试验阶段,那么,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在全国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后,石化巨头中海油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中石化宣布在京为其加油站增加充电功能,则真正拉开了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的序幕。
毫无疑问,电动汽车要想真正走向私人消费者并非易事,需要电力企业、石油企业、汽车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及充电站投资者在内的各方利益协调,明确目标一致的发展路径,共同解决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在电动汽车进行大范围示范运营和推广前,一个 核心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尚未出台,各项细化标准尚未建立,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不明确。到底国内的电动汽车未来会像类似加油的方式用充电桩充电,还是会走类似手机换电池的路线,市场还在迷茫之中。充电设施的建设同样离不开相关标准的规范和引导。虽然,中石化、中海油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的渠道优势,但国家标准出台之前,以何种模式运营充电站同样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各种工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琐碎但又无法跨越的阶段。而原本应该2010年3月底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一再推迟,与目前各项标准缺乏也不无关系。但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不明确,实际上意味着厂商、政府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体在做决策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其投入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并埋下资源浪费的隐患。
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高昂和充电时间过长,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两大难点。是等待动力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使电池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有效解决快速充电问题,还是另辟蹊径,寻求全新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美国“Better Place”公司与东京出租巨头日本交通公司在东京推出电池更换式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运营的服务。这是全球首次使用电池更换式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投入运营。显然这与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研发插电式电动车发展方向不同。
可换电池的电动汽车发展路径,通过将电池与电动汽车分离,购买不含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价格可以与传统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当甚至更低,在使用阶段每一次更换电池时支付电池折旧和电费,这样电动汽车的普通用户不需要在充电站等待充电,也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日前,国内汽车企业奇瑞与美国““Better Place””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发量产型可更换电池电动汽车,探索汽车企业与电池网络运营商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江淮汽车也计划对合肥试运行的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租赁”模式,前提当然也是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分离。
中国未来的电动汽车是走插电模式还是更换电池模式,都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标准。
尽管,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42项,其中22项已列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的专项检验标准。但是,由于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还没有形成确定统一的经营模式,在4月28日作为国家标准出台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中仅涵盖对不同充电模式中共同部分的要求,而对于特定模式下的特殊要求(如分箱充电模式下可能括电池更换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及充电站的一些扩展功能(如电池检测等),还需另行规定。
从更深层意义上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诚然,能源与交通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基石,涉及能源与交通的变革也就属于现代社会 根本性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电动车的发展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机驱动汽车这么简单,而应该是社会能源与交通战略规划重组的一个契机。借这个契机,我们可以完成对社会能源结构和交通系统的深刻变革。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应该是括能源结构、电力输送网络、充电及相关基础设施、电动车新技术、新电动经济的循环发展众多方面的整体方案。
今天,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并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解决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但是,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把汽车的环境问题转移给了电力企业。所以,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问题应该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对象。
同时,当大量电动汽车出现,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智能电网技术提出挑战,如何避免用电需求低潮期的大量电力浪费,平衡区域电力资源,是我们进入电动车普及时代之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整体规划和资源协调调配的责任重大。在电动车技术上的突破不仅依靠企业自身,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引导,由政府站在整体发展的层面上协调企业资源,开展联合研究,实现整体突破。对于支撑电动车运行的充电网络布局同样需要政府和有关机构的科学规划,才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突破。
今天,我们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超级敏感的嗅觉,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渴望。我们在呼吁政府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展规划的步伐同时,也呼吁全社会把脚步放慢一点,给予我们自己多一些时间和空间来思考。
.(编辑:佛坪电工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