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进入 湖南阳光电子学校 已关注:人 咨询电话:0731-85579057 微信号:yp941688, yp94168
在消费电子领域,索尼可以称之为「邪教般」的存在,每当我们谈起它时,总会脱口而出那句经典的口号——「索尼大法好」,它象征了索尼在用户心中超然的地位。当然了,这背后是索尼对先进技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工业设计的极致理解,要知道就连乔布斯都曾是它的迷弟。
而作为众多黑科技创造者,索尼自然缺不了一些其他厂商望尘莫及的技术。几年前,曾任索尼 CEO 的平井一夫提出了「One Sony」的口号,他希望把索尼这些强大的技术整合到一起,来打造体验 好的 Xperia 系列手机,本期极客博物馆就收到了一位粉丝寄来的 Xperia Z3,这也是一款在 One Sony 战略下打造的旗舰级手机。
特立独行的索尼设计
作为索尼设计之下的旗舰手机,Xperia Z 系列自诞生起就有着标志性的独特外观,在 Z3 发布的一年前,第一款 Xperia Z 定下了前后纯平玻璃 + 金属中框的大基调,而 Z3 作为系列第四款机型,依然沿袭了这种风格。它的整体造型方正硬朗,息屏状态下,前后两面的纯平玻璃让机身一体性大大增强,看起来质感十足, 让人感叹的是纤薄的机身,厚度仅有 7.3mm,比 近发布的 iPhone 12 系列还要薄。
与此同时,摄像头也做到了与机身齐平,没有一丝丝凸起。不得不说,在被「奥利奥」、「浴霸」、「麻将牌」这种多摄手机强行扭转审美后,回过头来再看看当年单摄的 Xperia Z3,你会发现摄像头只是机身上的一个小点缀,低调内敛,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中框设计是 Xperia Z3 与前几代不同的地方,虽然整机第一眼看上去棱角分明,但那其实是机身 R 角过小造成的错觉,如果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 Xperia Z3 的中框实为弧面设计,想必是前几代的平直边框容易造成硌手的不良体验,所以便在 Z3 上做了改进。实际上手后的握持感确实也不错,再加上机身重量仅有 152g,给人感觉轻盈又不失质感。不过中框上的开孔和按键很多,摸着不是很舒服,观感上也没那么讲究了,但这些开孔和按键恰恰也反映出日系手机区别于其他手机的 大特点——实用至上。
Xpreia Z3 的机身左侧,由上至下分别是 micro USB 充电口、磁吸充电口和手机挂绳孔,机身右侧则为 TF 卡槽、Nano-SIM 卡槽、圆形电源按键、音量按键和物理快门按键,机身顶端还有那个年代还没取消的 3.5mm 耳机孔,底端就什么都没有了。按理来说普通手机只要电源键和音量键就足够了,但 Z3 还多了挂绳孔和物理快门键,而圆形的电源键也采用了不同的材质和色彩,这可能就是日系产品实用主义的体现吧。另外,据说电源键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机械手表的表冠,可能索尼觉得这样就能在手机上凸显出机械手表式的高端精致了,只是我们手中这台伊拉克成色的已经不再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机身上的很多接口都被防尘盖封起来了,并且内部也设有防尘防水胶圈,这是因为 Xperia Z3 是一部三防手机,防尘防水等级达到了 IP68 级别,整个机身只有 3.5mm 耳机孔裸露在外,不过内部也有防水涂层,所以你完全可以在水管下任性冲洗,或者是泡水里拍照装 X,正好这个时候,物理快门键就能发挥作用了,而且这颗快门键和相机一样是两段式的,轻按可以对焦、按下即可拍照,这种设计在当时其实已经不多见了,而直到今天,它还存在于索尼手机上,这种固执的坚持也体现了实用主义的理念。
中框上还有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发现 Xperia Z3 的中框并不是连在一起的,四个边角分别有四颗小球把它分割开来。这四颗小球为复合塑胶材质,这样设计是为了增强手机的抗摔性,因为手机在跌落时边角 易着地,采用柔韧性更强的复合塑胶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只是在美观度上会有所牺牲,尤其是这四个小球的颜色和金属中框还不一致。当然这又是实用主义的妥协了。
「One Sony」指导下的 Xperia
索尼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无论是在影音方面、还是影像方面,都有着数不尽的黑科技,所以当平井一夫计划把这些黑科技融入手机、并提出「One Sony」的概念时,别说索粉了,就算路人都觉得 Xperia 一定能成。
索尼 Xperia Z3 于 2014 年 9 月发布,为了帮大家更好的回忆起来,同期发布的手机还有 iPhone 6 和小米 4。Xperia Z3 搭载了当时旗舰级的 SoC 骁龙 801,存储方面配备了那时主流的 3+16GB,当然也支持 TF 卡扩展,而在屏幕方面,5.2 英寸是兼顾握感和观感的黄金尺寸,同时屏幕上还加持了索尼电视独家的画质引擎, 出色的是相机参数,在那个大家都是 1300 万像素的年代,Xperia Z3 却配备了一颗 2070 万像素的「G 镜头」。这些豪华的硬件足以说明它的旗舰地位,也是索尼尖端技术的体现,当然 4999 元的售价也非常高端。
我们来重点说一下拍照和影音表现,这也是 能体现「One Sony」的功能点。
拍照方面,Xperia Z3 后摄旁的「G」字标足以证明它不俗的硬件规格,毕竟这不免让人想到索尼微单上的 G 大师镜头。Z3 上的这颗传感器拥有 2070 万像素,尺寸为 1/2.3 英寸,ISO 感光度 高可达 12800,而同期的安卓旗舰普遍为 1300/1600 万像素,iPhone 6 则为 800 万像素,虽然像素多少并不能决定画质好坏,但不管实际效果如何,至少索尼在硬件参数上做到了全面领先。
而在显示方面,索尼电视中的 X-Reality 也下放至 Xperia Z3 上,另外还提供了超逼真模式,可以让照片和视频的色彩更丰富。音效方面,Xperia Z3 拥有自家的 Hi-Res 小金标认证,要知道那时候的小金标,营销意味还没现在这么重,Xperia Z3 在这方面也下了番功夫,它将索尼音频产品上的醇音技术和 DSEE HX 数字增强技术融合进来,其中 DSEE HX 可以把有损音乐损失的高频部分用算法进行补充,所以就算用户听一些非 Hi-Res 品质的音乐,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获取更好的听感。
除了对手机赋能外,One Sony 的策略还体现在与 PlayStation 4 的联动上,用户可以把 Xperia Z3 与 PS 4 和 DualShock 手柄连接,这样手机便可以充当显示屏,用户不必一直被绑在电视前,完全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继续电视里没完成的游戏,按现在的说法来讲,这有点像「多屏协同」功能。当然了,这也是索尼将自身技术资源与手机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偏执狂的失败
Xperia Z3 虽然拥有着顶尖的硬件规格和出色的工业设计,但用户体验却非常糟糕,尤其是国外 Android 厂商谜一样的系统设定让索尼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完全照搬了 Google Android,没有半点自己的思考,尽管我们手中这台已经更新至 2016 年的 Android 6.0 版本,但它依然和原生 Android 一样,完全不符合国内用户的操作习惯。
而在硬件优化方面,这也是索尼手机一直以来的痛,尽管它配备着顶级的屏幕、出色的 CMOS、但在软件优化上却没能发挥出 大优势,而索尼各个部门拿出的独门黑科技,更多时候像是没有思考的硬件堆砌,而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体验。
在 2014 年,你依然可以把 Xperia Z3 当作一部优秀的旗舰机,但在那个市场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手机间的竞争即将从硬件攀比转向用户体验上来,而索尼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它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薄弱,依然偏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便那并不是大众真正想要的。彼时,华米 OV 四大头部的格局已经初显,而一味追求「黑科技」的索尼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新时代的来临。
.(编辑:市北电工培训学校)